
11月15日,我校首届后备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培训班结业典礼在集团大楼209举行,校党委书记孙惠敏、校长助理高振强出席典礼,科研处负责人、青研班全体成员及相关人员参加了典礼活动。
科研处处长、培训班班主任田思首先介绍了青研班总体情况:2011年6月成立的首届后备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培训班(简称“青研班”),重点培养了一批认同学校办学理念、忠诚大红鹰教育事业、有热情有干劲,立志在科学研究上有所作为的青年科研骨干教师。首届青研班的40名学员经过两年的学习培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共立项省市级课题49项、校级课题49项、横向课题14项,其中省部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19项,科研经费达137.3万元;公开发表论文105篇,其中核心期刊47篇,出版译著1本;获得各类科研奖项41项、各类知识产权8项。
班长熊松泉老师代表全体学员发言,他表示,结业后,学员们将一如既往地开展科研活动,在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进。
典礼上,对优秀学员进行了表彰。校长助理高振强宣读了优秀学员名单,万剑等15名老师被评为“优秀学员”。孙惠敏书记为获奖学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结业证书。
孙惠敏书记在讲话中首先对青研班取得的各项优异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她强调,结业只是一种形式,学员们今后应持续地保持学习,继续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及课题研究。目前,学校正处在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宗商品、创业学院、云制造和微学院等特色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她希望学员关注学校发展前沿,积极参与新项目的各项研究,为自身职业的后续提升做好充足准备。
之后,孙书记逐一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并与学员们一一合影留念。
校长助理高振强在总结讲话中说,培训班虽然结束了,但学员们要做到进取不停步,对学校、社会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应积极参与,走在大家的前面,带领其他老师开展各项科研活动。同时,他还要求青研班学员在结业后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继续保持合作和相互支持的良好风貌,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学科优势协同创新,力争取得更多、更大的科研成果。
摄影:邱皓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