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菲特”肆虐期间,宁波市降雨量达到了历史最高。为避免持续的暴风雨对我校造成重大损失,10月6日学校召开防台专项工作会议具体部署防台工作。之后,校领导亲临现场指导抗台排涝工作,校后勤处全体员工迅速行动,全力以赴进行抗台排涝。期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感人、动人的事,风雨无阻坚守岗位的校工、克服困难安全送师生返校的司机师傅、24小时坚守岗位的水电工师傅、冒险疏通管道的管道工、冒雨打扫的清洁工……尽管洪水已陆续退去,但这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却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24小时全天候守护,保障学校水电供应
“菲特”来临前,后勤处已启动防台工作应急预案,对全校的地下管网开展了排查和疏通工作,各值班人员也24小时全天值守,并对全校的变电所、配电房及各个泵站进行全面巡回检查。
8日,由于河水倒灌,学校的绝大部分水泵都出现了不同程度进水,学生宿舍、食堂等一度出现了停水的情况。后勤处马上组织工作人员抢修,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对食堂实施临时供水,以保证正常供应伙食。经过工作人员五个小时的故障排查和全力抢修,于当晚5点恢复供水,保障了师生生活用水。
在供电方面,学校的高配房、低配房都浸水了,电力设施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后勤处副处长余冲寅介绍说,电力是所有抗台工作的基础,只有保住了电力,不停电,其他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总配电房是最关键的地方,保住了这个,学校的供电才有保障。”电工陆师傅说,“我们从7日开始,一直就密切关注着总配电房这里,调用了4个抽水泵24小时在进行抽水,确保水位在警戒线以下。”学校所有的配电房都24小时有工作人员在值守,以确保电力安全。陆师傅坦言,自己已经3天2夜没合眼了,“我还好,有的师傅已经5天4夜没休息了,一直守在配电房旁。”
到11日,经过电工师傅五天的不眠工作,总配电房虽然仍有积水,但情况已经缓解,全校基本上没出现过停电现象。
第一时间克服困难,保证师生安全返校
8日,校车队的司机师傅们在接到任务后,克服重重困难赶到学校,从早上8点到晚9点半,无间断地在学校与城区车站等接送点送师生返校。
8日早上,司机张师傅不顾家里的严重积水,涉水步行一个半小时到校,坚持送教师到杭州湾校区,在中午返回宁波市区的途中,也顾不上午饭,直接到市区接送点接学生返校。直到记者采访时,他也没顾得上进水的家里,一直坚守在岗位。
王师傅为顺利接学生返校,从早上9点到下午2点一直行驶在路上,没离开座位。晚上8点多,当微博上有同学在东门口呼求援助时,吴师傅义不容辞驱车前往。据了解,司机师傅们除了短暂的中饭时间,一整天都在学校和车站以及和义大道等接送点间往返。
他们的辛勤付出感动了广大师生,得到了师生们一致赞扬,同学们在微博留言称他们为“最美红鹰司机”。
此外,校保卫部门、学工系统人员,特别是维持秩序的军训教导队的同学们、勇于担当的学生公寓党员抗台小分队以及昼夜工作无怨无悔的宿管阿姨们,都日夜默默坚守岗位守卫着这方圣土。
校党委副书记林长兴在微博中如是说,“洪涝面前方显英雄本色。向昨晚为保卫学校电力供应的后勤部门同志、克服重重困难接救学生回校的校车队的师傅们、维持秩序的军训教导队的同学们,以及所有奋战在抗涝一线的师生们致敬!”
正是有了这么一群可爱的人,有了他们的奋力坚守,学校才能在11日正常开展教学活动。他们是我们的“校园守护神”,是大红鹰学院的最美,为我校和谐校园建设增添了最美的风景。